在我国,据统计每4名成人中就有1名患有高血压,估算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7亿。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可引发心、脑、肾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卒中风险将增加53%。
环湖医院A6病区每周四为健康宣教日,此次主讲人是A6病区主治医师刘百薇,让她为大家讲述高血压病人如何管理清晨血压。
作为高血压患者,该怎么办呢?
血压值在24小时内是不断波动的,清晨通常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段,也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控制好清晨血压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控制了24h血压。因此一定要重视清晨血压的管理!
生理情况下,清晨血压也会高于其他时段,但如果清晨血压上升幅度过大,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种异常情况常见于高血压患者。那么,应该如何管理清晨血压呢?
1
---坚持测量清晨血压
很多患者都会在家里监测血压,那么怎么才能正确测量清晨血压呢?血压的测量应在起床后0.5-1小时内进行,通常在上午6:00-10:00之间,遵循“定时”原则,并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测压前应排空膀胱,以免因其他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测量血压尽可能取坐位,遵循“定体位”原则。坚持用同一血压计监测血压,每次测量后均记录,复诊时带给医生。
2
---合理规范化使用药物是管理清晨血压的关键
高血压是否需要服药是需要医生来根据患者的自身身体素质来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觉得服药一段时间后,血压已经有所下降,擅自停药,血压升高后再服用降压药,造成血压高低不稳,也造成了心脑血管的严重问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为更好地控制清晨血压,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长效降压药。
3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对于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改善血压的前提。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理平衡。有些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后,医生可再根据血压状况调整用药,甚至减少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