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今天有请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
主任中医师周晓虹
跟我们聊聊
“秋老虎”时节如何养生

早秋不适症状有这些
1
感 冒
此时节早晚偏凉,白天依旧炎热,人们易放松对凉意的警惕。大汗淋漓时,面对空调直吹;晚上入眠时,不注意添加薄被;小朋友光脚玩耍,爱美女士穿着过于单薄等,都容易受凉感冒。
2
肺部不适
此时天晴少雨,湿度降低,人很容易出现秋燥,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老年人,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肺部不适。
3
干 燥
秋燥会损伤人体津液,伴随的症状有皮肤干燥、口鼻咽干、胸痛干咳、便秘加重等。
4
肠胃不适
天气转凉,人们普遍食欲增加,加上民间“贴秋膘”的传统,各类蛋白质摄入增加,造成肠胃负担加重,易导致肠胃不适。
早秋养生原则需谨记
1
早卧早起
早睡有利于收敛阳气,早起可舒展肺气,养成“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生活习惯是此时节养生的诀窍。
2
积极锻炼
早晚天气渐凉,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户外体育运动,是呼吸新鲜空气、改善肠道血液循环的好机会,散步、游泳、太极拳、乒乓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前后记得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3
合理饮食
适当增酸 肺主秋,酸味可收敛肺气。适当“增酸”可抵御过盛肺气侵入。苹果、葡萄、杨桃等酸甜适口,可以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但脾胃虚寒者需少食。
滋阴润燥 此时节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山药等食物。
增加水分 此时节空气湿度小,皮肤易干燥,秋季需重视水分、维生素摄入。要多饮水,多食各类新鲜水果蔬菜,但寒凉饮食,如西瓜、梨、黄瓜等应少食用。
少食辛辣 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羊肉、烧烤等燥热、油腻食物需少食,此外也需少饮酒。
加强营养 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鸭肉、鱼、瘦猪肉等,以弥补盛夏人体的消耗。
来源:江苏省中医院